顾忠山:醉心于烹制爵士野餐的人

春节过后,顾忠山玩爵士弄了个新名堂,组建了一支Funk爵士乐队,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叫做The Red Groove Project,简称为RGP,听上去很像一个有野心的音乐项目,中文直译名就叫“红节奏”,不用说他肯定是乐队队长,可新奇的是他跟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乐手玩爵士,自己选配了两套人马,两地任何一地有现场演出的机会,他就会欣然背上吉他奔赴烹制“爵士野餐”的现场。

跨越京沪的爵士彩虹

去上海演出的机会很快就来了,这位京城爵士圈内知名的Lawrence Ku同志立即飞往上海,率领他的“RGP上海”于3月份在上海复兴西路46号永福路口的“JZ俱乐部”正式亮相,听说这间爵士酒吧的老板来自北京,曾经是刘元爵士乐队的贝司手。

而“RGP北京”直到5月14-15日在香山脚下举办的“2005北京迷笛爵士音乐节”上才有机会进行了首场演出,除了美籍华裔顾忠山之外,其他6人均为京城一线本土爵士乐手,顾忠山的吉他、夏佳的钢琴、刘晓光和金浩的萨克斯、文智涌的小号、王京的长号、贝贝(武勇恒)的鼓和刘效松的打击乐便是“RGP北京”的完全阵容,他们都非常享受在刚刚诞生的中国爵士节上演出的那种些许自豪的感觉, 他们的第二场演出已于7月9日在“愚公移山酒吧”发生,其后便成为了那里的驻场演出乐队。

似乎从来没有谁像顾忠山这样组乐队的,两地的这两套人马若加在一起共有14个人,相当于一个爵士大乐队的配置,问起他这么做的purpose,他说:“主要我觉得好玩儿,乐队比较大,比较受欢迎,而且可以跟多数人有关系。”他讲汉语时的那个腔调,听上去时而有点儿像北京人时而又有点儿像老外,但讲话的口吻和用词儿比较接近北京人。

顾忠山物色乐手有他的一套,他说他就找他的一些朋友,音乐水平相对比较好的。他的“RGP上海”大部分乐手是常住在上海的外国人,起码有4个外国人,而参加首场演出的钢琴手则是刚刚在荷兰夺得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的上海人孙颖迪,目前乐队相对固定的两名本土乐手是常住上海的钢琴手朱蟒和次中音萨克斯手章啸路。

这位年近30岁的爵士音乐人介绍说:“我们乐队风格比较偏Funk,节奏比较强,不是很传统的爵士。我选的东西比较简单,就是人比较容易接受吧,有时旋律比较好听,动感比较强些。”为了给自己的乐队备曲目,他会“改造”一些他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上世纪70年代美国流行的来自杰克逊五兄弟的《I Want You Back》就被他“篡改”成了爵士风格的曲子。

为了北京露天爵士节一小时的演出,顾忠山准备了6首曲子,之前他的“RGP北京”全体成员在一起排练了7-8次,每次2-3个小时。他说:“爵士有那么一个概念,除了旋律的部分之外,还有solo的那一部分,每个乐手都有solo的机会去表现和发挥,谁先开始solo,就可能是我先安排好那个顺序,所以爵士有一部分是写出来的,固定的,完了有一部分是没有写出来的,是即兴的。”

其实,乐队成员们更喜欢顾忠山自己创作的曲子,比如《Three Doors Three Keys》,还有一首曲子的英文名字叫《Sentimentia》,但这个单词在词典里绝对查不到,他解释说这个词是他编的,sentiment就是情绪,加了ia就像有病,有人提点他应该翻译成多愁善感,他觉得一般加了ia在程度上就过分了,确实英文的一些病名都有ia后缀,他说不知道中文意思怎么翻译,那就解释为过分多愁善感也行,或许爵士音乐人的特质就在于随时来点即兴创造吧。

玩爵士玩到随心所欲

顾忠山自己还有另外一支乐队叫做“顾忠山七重奏”(Lawrence Ku Septet),刚刚参加了6月9-12日在芬兰举行的“赫尔辛基爵士节”,同时参演的另一支中国爵士乐队是“夏佳三重奏”(Xia Jia Trio)。“顾忠山七重奏”在这次爵士节上演奏的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写的作品,除了《Sentimentia》、《Sisters》和《Toothless》之外,还演奏了一首慢曲子《Ballad for the Blue Box》, 作为“夏佳三重奏”的创始人之一,顾忠山在这次爵士节上也参演了夏佳创作的《五色土的梦》。

“顾忠山七重奏”有5名乐手生活在上海,包括吉林籍的小号手胡丹峰、上海籍的小号手丰玉成和四川籍的长号手胡清文,澳大利亚鼓手Nicolas Nicklode和美国贝司手E J Parker, 而吉他手和钢琴手是就是生活在北京的顾忠山和夏佳。

实际上,去“赫尔辛基爵士节”之前的6月6日,顾忠山就曾飞往上海率领他的七重奏在JZ俱乐部演练了一番。令人惊诧的是接受电话采访时,刚刚从“赫尔辛基爵士节”返回北京的他又飞至上海,准备参加6月17-18日在JZ俱乐部Peter Scherr四重奏的演出,之后还要去香港演出。至于说参加“赫尔辛基爵士节”,他自然有一番感受:“欧洲的水平挺高的,不过我觉得我们的表现也挺好的,当地的乐评对我们的评价挺好的。”

仅就上边提到的这些演出活动推算,顾忠山至少跟22名中外乐手玩爵士,其中本土爵士乐手占到了12名左右,看来爵士乐手之间的组合似乎是挺随意的,用顾忠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知道旋律,如果你知道和弦,因为有这个语言,你就能即兴发挥,其实玩儿爵士,你可以跟从来没有见过的乐手合作,可以说总谱都不需要,好多传统的歌就是背下来。所以经常是这样,你从来没见过那个人,但是你可以弹着音乐去交流,我觉得特别好。”

 

“学”在美国“用”在中国

爵士乐是音乐素养要求较高的音乐,音乐底子不厚就难以玩儿出什么“明堂”或者“个性”。顾忠山的履历表显示,他在古典音乐理论、作曲及指挥等方面曾得到过多位美国音乐名师的指点,在爵士乐演奏方面得到过多位美国当代爵士乐大师指教,并多次享有与美国当代著名爵士乐大师同台演出的机会。

顾忠山1997年来北京的时候本科刚刚毕业,之前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加州大学学习了4年的古典作曲,一来到北京他就发现这个城市有爵士这个东西了,很自然地就跟京城的中外爵士音乐人混到一起进行所谓的“工作演出”。1999年他前往美国波士顿的Longy School of Music读研究生,专业仍然是古典作曲,学成后回北京生活了两年, 2003年他独自一人再次前往波士顿,进入了著名的New England Conservatory,在该校爵士系研究生班研读爵士乐演奏,然而仅学了一年便回到了北京,他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余下的课业他说恐怕要待日后找到机会携家带口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完成。

这样看来,1975年出生在加州洛山矶的顾忠山所有的音乐教育都是在美国接受的,他对音乐的喜欢从小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在弹吉他,他说除了音乐他不会做别的。听他说起喜爱爵士乐的理由倒也简单:“我喜欢比较强烈的节奏, 我喜欢爵士乐即兴的概念,最主要的是我喜欢乐手之间那种即兴交流的感觉,我觉得这是爵士乐最大的优点,是别的音乐没办法比的。”

顾忠山在北京就算安家落户了,说起当初本科毕业后来北京,他说是为了学中文,可是一来就跟京城爵士圈的人混在一起演出了,另外还碰到一些教学的机会,现在在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吉他,这样就一直就留在北京了,他自己还有好多私人学生,偶尔也会应邀去美国或者其它国家演出,生活基本上是一种忙忙碌碌的状态,当然他已成家立业,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太太是时装设计师,一对双胞胎女儿乖巧可爱。他自谦地说他的汉语非常不好,之前也就是跟自己的父母在家说说汉语,父母亲是1949年去的台湾,他说他们一家现在基本上都回来了。

顾忠山始终对自己是否算中国本土爵士乐手感到茫然,但只要说到这一点他就会强调自己一毕业就来中国了,而且一直在北京生活工作,他的意思是说,他把美国学来的东西都拿回来发挥作用了,随便别人怎么说,他认为自己就是中国本土的爵士乐手,他很享受自己在北京的爵士生活,对于玩味魅力爵士的即兴演奏乐此不疲。

盼望爵士乐发展有好环境

京城曾经举办过8届“北京国际爵士乐集萃”,但是那样的国际爵士盛宴到2001年底就彻底成为了历史,然而三年之后京城首次露天爵士音乐节的举办无疑给中国爵士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顾忠山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顺势来了一番评价:“我觉得挺好的,而且我觉得所有的乐队表现都特别好,迷笛学校第一次办爵士节,我觉得办得很成功,下次会更好。”

在顾忠山看来,北京和上海本土乐手各方面的水平差不多,他觉得京城本土爵士乐手进步很快,水平跟他最初来北京的时候相比提高了很多。他说:“现在可能上海演出的机会比较多,经常有一些好的外国乐队来,而且是特别有名的外国乐队,当地的酒吧或者饭店会请一些外国人,那些外国人喜欢上海就会留下来,有很多好的那种固定的演出场地,可能上海的环境会比较热闹一些,也可能上海一直就是受外国的影响比较大,那些外国乐手肯定也会影响本地的一些乐手,反正环境好发展就快一些。”

顾忠山对他现在的爵士生活还算满意,一边忙教学,一边忙乐队。他说:“我在北京演出比较少,收入没有那么大,不过这样有一个平衡,我比较喜欢,我可以在北京安静教教书,完了我可以每月去上海演出,我还可以去国外演出。”

生存对他来说不成问题,过得也比较开心,但他坦言相告:“经常也会有矛盾的时候,比如说你演出完了,有的观众让你弹一个流行歌,或者他们经常有人不听,可能是听不懂吧,爵士乐会比较specialized,现在就是好多场地有爵士,但不是以爵士为主,就是当背景音乐,如果有多次爵士音乐节这样的机会,慢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看我们的演出,就是为了听这个爵士乐。”

顾忠山觉得办爵士音乐节是可以培育一些观众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爵士音乐教育方面下功夫,创造各种推广和交流的机会。他也同意目前中国的爵士音乐教育比较落后的说法,因为跟美国相比中国是没有爵士文化根基的。他说:“我在美国,我问任何人Miles Davis是谁,他们都会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吹小号的爵士乐手,他们不一定听但他们会知道,可是在中国问到某个人,他肯定不知道,不过他会知道中国的名人。今后各种交流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观众就会越来越懂爵士乐。”□

撰文 / 苗红(中国特稿社 CHINA FEATURES)2005-6-28